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文化

中华吕氏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当代人物

吕继英与抗战中的淮海妇救会

时间:2025-08-28   访问量:1019


吕继英与抗战中的淮海妇救会


楚风

吕继英,19112月出生于江苏沭阳县三岔乡小吕圩村(现沭阳县吴集镇塔桥村)。19285月,吕继英在省立东海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运动。19406月,吕继英参加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各项建设工作,明确提出妇女解放的议案,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

  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于19409月建立,它先后辖泗阳、淮阴、涟水、灌云、沭阳、泗沭、宿迁、潼阳、运河特区等县级政权,随着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建立,抗战形势的不断发展,抗日运动更加深入人心。在抗日根据地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妇女救亡工作进一步发展,妇女工作骨干也越来越多。从1939年到1942年,经过3年的实际工作,淮海区各县农村妇女的思想政治觉悟大大提高,争取妇女解放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建立妇女组织势在必然。1942年,通过一系列工作,在淮海区成立了妇女救国筹委会,吕继英为妇女救国筹委会主任,胡鼎泉、金馨、陈志群等同志为委员,淮海区各县在吕继英等同志的积极帮助下也相继建立了妇女救国筹委会。潼阳县程新、陈朴为妇筹会正副主任,灌云县(东灌沭)陈凯为筹备主任,陈浩、朱达贞等为筹备委员,这期间,由于敌人经常扫荡,淮海区的妇筹会均被冲散,工作也无法开展。敌人大扫荡结束后,淮海区各县又继续抓紧妇救会工作,相继成立了妇救会。淮阴县妇救会张鸿志为会长,邵力君为副会长。灌云县(东灌沭)妇救会朱达贞为会长,吴芳城为副会长,宿迁县妇救会姜剑英为会长,东海县妇救会孙婉如为会长。淮海地区妇救会到1945年也正式成立。524日在淮海地区召开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会期6天,大会通过了决议案,选举汤若愚为会长,吕继英为副会长。汤若愚、吕继英、朱达贞、袁淑英、方连、张鸿志、胡鼎泉、陈同轨、吴芳城9人为常委。会后,委员们分赴各地进行工作。汤若愚、吕继英到沭阳、泗沭、灌云等地帮助开展妇女工作,同时,帮助各县的区、乡成立妇救会,使淮海区的各县区乡都有了妇救会,整个妇救会工作顺利开展。

  二

  1942年秋,日本侵略者轮番“扫荡”,釆取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淮海抗日根据地缩小,根据地的农民不能正常耕种,军民生活极端困难,党中央、毛泽东发动大生产运动,号召生产自救,自力更生,以求丰衣足食。淮海抗日根据地积极响应,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根据地的妇女组织也带头响应,参加大生产运动,汤若愚、吕继英积极组织全区各县区乡的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组织妇女因地制宜开展纺纱织布,各县、区、乡的妇救会都办了纺纱织布训练班,培养妇女干部积极分子掌握纺纱技术,然后在各村逐步推开。吕继英还深入到泗沭、沭阳等县指导妇救会和广大妇女干部纺纱织布,泗沭县三庄妇救会长陆先进同志已年近50岁,经过指导和培训,纺纱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回到家里,利用农村逢集的时候,她扛着纺纱车在农民赶集必经的地方实地宣传纺纱技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淮海区广大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农业大生产运动,纺纱织布,不但解决穿衣吃饭问题,妇女还掌握了家庭经济权。

  吕继英不但帮助广大妇女学习掌握纺纱技术,还教育农村广大妇女打破旧规,和男同志一样下田干农活。在淮海抗日根据地,由于妇救会坚持动员广大妇女参加犁田,管理农作物,使一大批青壮年男子参军上前线,积极参加抗日战争,正是由于广大妇女的大力支持,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解决了军民吃粮问题,有效地支持淮海区的抗日斗争,在这些事实面前,有些人称赞说:“媳妇会种田,公婆心里甜”。当时创办东海抗战中学的孙若溪同志编写的《五更劝丈夫,快快去参军》的歌词里,就反映出这个事实:

  “一更一点劝丈夫,莫说好男不当兵,莫说好铁不打钉。我的丈夫呀!我的亲人呀!国破家亡活遭瘟。

  二更二点劝丈夫,你不曾听说东三省,同胞有冤无处伸;我的丈夫呀!我的亲人呀!一年到头焰火坑。

  三更三点劝丈夫,快快参军杀敌人,争取榜上留美名;我的丈夫呀!我的亲人呀!咱们全家皆光荣。

  四更四点劝丈夫,田里农活请放心,里里外外包在我身上;我的丈夫呀!我的亲人呀!为妻能种亦能耕。

  五更五点劝丈夫,天明送你去登程,一帆风顺到军营;我的丈夫呀!我的亲人呀!立功喜报早来临。”

  在整个淮海区,妇救会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出现了丈夫去参军抗日,妻子主动承担农活搞生产的动人景象。

  三

  在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吕继英和男子一样经得起考验和锻炼,不管工作怎样忙,生活怎样苦,不但动员广大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还主动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做好支前工作。为破坏日本侵略者下乡“扫荡”的通道,就动员县区乡的妇女参加挖壕沟,积极配合部队反扫荡斗争,有时冒着生命危险,担负起传送情报的任务。军队在前方打仗,妇女在后方支援;白天下地生产,夜晚赶做军鞋。妇救会为激励大家提早完成规定任务,及时支援前线,还编写了《做军鞋》的歌:

  “抗日的姐妹们,大家要行动起来;白天投入大生产,夜晚参加做军鞋;做军鞋来做军鞋;看谁做得好又快;相互开展大比赛,哪个敢来摆擂台?战士穿上新军鞋,英勇杀敌脚步快”!

  在频繁的抗日斗争中,部队经常有负伤人员,又需要经常转移,有些伤员很难随队行动。在吕继英的组织帮助下,动员县区乡的广大妇女,为伤员作护理,洗衣、喂饭和采用土法子换药,样样都干。一些妇女将不能随队行动的伤员安全地隐藏在家中,亲人般地加以服侍。残暴狡猾的日军和罪恶多端的汉奸伪军,有时为搜查我方伤员,用尽诱骗和威吓的手段,但广大妇女谁也不说出隐藏伤员的地方,充分显示了淮海区广大妇女的觉悟,是任何敌人吓不倒和骗不了的英雄。

  四

  在淮海抗日根据地,区乡村妇女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有的是文盲,面对这种情况,吕继英就动员广大妇女学文化,并规划办培训班,为了普遍提高广大妇女干部文化水平,淮海区妇救会又帮助各区、乡办起夜校识字班,组织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学政治。淮海抗日根据地的妇女培训班分三个类型。

  一类是扫盲班。这类妇女培训班,主要是针对不识字的乡村妇女,办识字班,主要是学习文化,经过识字班的学习培训,使广大不识字的妇女达到小学文化程度。二类是技术培训班,这种类型的培训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广大妇女,主要向她们传授讲解纺纱织布技术,通过培训提高妇女的技术素质,成为生产能手,为大生产运动和淮海区经济建设作贡献。三类是理论班。这类妇女培训班是高级培训班,广大妇女主要学习抗战理论,学习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文章和中央的文献,通过培训,广大妇女明白了抗战的重大意义,懂得了战争的规律,如何积极参加抗战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广大妇女的理论素质大大提高,也认清了自己的地位,有的妇女还参与政治斗争。1942年秋,淮海区的妇救会,在各县、区党组织领导下,在“二五”减租的斗争中,也挺起了腰杆,和雇农、佃农一道向地主作清算斗争,为被迫害的穷苦农民伸冤出气。在斗争中不但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也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吕继英在淮海区的艰苦岁月里,主动做好妇救会的各项建设工作,发动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淮海区的各项建设,为抗战的胜利、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吕继英于1946年至1949年任淮海区第二中心县委组织科长、华中工委民运部成员,新中国成立后,吕继英先后在苏州、常州、上海等地工作,吕继英同志于200047日逝世,享年90岁。(转载自《宿迁晚报》)


上一篇:吕方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