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网

中华吕氏文化

中华吕氏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宗亲风采

吕苏霞——“剪”出美丽人生

时间:2025-08-28   访问量:1019


吕苏霞——“剪”出美丽人生

张峰

  ●人物档案

  吕苏霞,1957年出生,沭阳县人,民间剪纸艺术家,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民间工艺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丁集中心小学高级教师。

剪纸作品《富贵吉祥》、《世界盛会在中国》、《祖国万岁》分别获得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金奖,并被载入《全国优秀书法美术优秀作品集》。《梅花图》获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师生优秀美术作品一等奖。

 

 

 

走进吕苏霞的家,仿如走进了一个精彩的剪纸世界。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卧室里,陈设着上百幅各种类型的剪纸原件及剪纸照片,还有数不清的荣誉证书。客厅中间四方桌旁,两个学生正在埋头学习剪纸,吕苏霞轻声叮咛,让她们小心地剪。与此同时,在她的手中,一幅梅花图案也诞生了。

  

 

9岁时做出一双绣花鞋

  1957年,吕苏霞出生在泗阳县爱园镇秀圩村的一户普通人家。吕苏霞的母亲是附近乡镇有名的剪纸巧手,不论逢年过节,还是遇到红白喜事,街坊四邻都会请吕苏霞的母亲和姥姥帮忙剪纸。红双喜、事事如意、石榴添子、长寿万年青……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剪纸作品在母亲手中诞生,给吕苏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五六岁开始,吕苏霞便开始跟着母亲学剪花花草草。9岁那年,吕苏霞剪了一个小花样粘贴在鞋样上,并用彩线绣出来,做成了一双小小的绣花鞋,穿在妹妹的脚上刚好。连母亲都不敢相信小小年纪的她居然能做出一双像模像样的鞋子。也就是从第一双鞋子开始,吕苏霞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母亲剪纸的时候,吕苏霞总会搬个小凳子在旁边仔细看着,有时候还帮母亲“打下手”。母亲最忙的时候,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她经常偷偷地拿起母亲剪了一半的作品继续剪下去。十几岁的时候,吕苏霞剪出的东西已经可以和母亲剪的“以假乱真”了。

  吕苏霞读高中时恰逢“文化大革命”,成绩优异的她没能继续学业,每天都以剪纸来排解心中的遗憾。那个时期要求“破四旧、立四新”,剪纸也只能剪个“忠”字,一个小小的“忠”字在吕苏霞的手里也会有几十种不同的花样。

  

不惑之年再度痴迷剪纸

  19759月,吕苏霞到沭阳县耿圩中心小学做了一名语文教师,兼带美术课,工作之余,她总会拿起剪刀剪一些窗花,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有时候还会剪一些花边点缀班级的学习栏。1979年,吕苏霞调到了北丁集中心小学工作,并且结了婚,稳定的生活让她感到满足,作为美术老师,吕苏霞偶尔也教学生剪纸,不过剪纸只是她的业余爱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四十多岁的吕苏霞逐渐意识到姥姥和母亲传授给自己的剪纸手艺弥足珍贵,于是她又一次拿起剪刀,埋头苦练,剪坏许多剪刀,用了无数张宣纸,常常是剪到脖子酸痛才休息一会儿。

  一幅作品从构思到开始剪,常常需要花好几天,甚至一两个月,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精致而且富有含义,不管睡觉还是醒着,吕苏霞的脑子里都在构思剪纸的图案。图案确定下来,拿起剪刀开始剪的那一刻是吕苏霞最开心的时刻。在剪纸的时候,吕苏霞往往忘了自己在什么地方,甚至有人从身边走过,她都不曾察觉。家人和朋友都说她对剪纸已经痴迷了。

 

免费收百余名学生为徒

  2005年,学校特意腾出三间教室,作为吕苏霞的剪纸工作室,给其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提高剪纸技能,也让其有机会把剪纸手艺传给学生。对此,吕苏霞备受感动。

  工作室成立那天,学校的剪纸兴趣小组也成立了,二三十名学生踊跃报名。吕苏霞和其他教师一起精心编写了剪纸校本课程,每个星期都固定安排一节剪纸课,根据年龄段确定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中体验和感受艺术的快乐。

  许多孩子来自农民家庭,有些学生家庭特别困难但却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学习剪纸需要一定的材料费,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吕苏霞看在眼里,爱在心里,自费买纸和剪刀送给学生,学生来学习也不收任何费用。

  迄今为止,吕苏霞已经免费收徒100余名。不管暑假、寒假,还是双休日,吕苏霞的家里总是很热闹,学生们都喜欢在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家里学习剪纸。吕苏霞说:“我不仅仅是教学生剪纸,更是要教他们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今,北丁集中心小学的橱窗、墙面、走道、教室、窗户等地方,挂满了师生的剪纸作品。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在吕苏霞的指导下在全国各类剪纸大赛中获奖。

 

让古老的艺术跟上时代的步伐

  凭着对剪纸艺术的钟爱,吕苏霞的剪纸道路越走越宽,她的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

  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吕苏霞拿起剪刀为奥运会剪出了一幅《世界盛会在中国》,作品获得了中国书画研究院举办的金鼎奖金奖。不久之后,受沭阳县残联委托,吕苏霞为残奥会冠军胡道亮剪了一幅《花乡亮剑》,作品正中为胡道亮佩戴残奥金牌,手持鲜花向观众致意的形象,主题图案四周簇拥着青松、翠竹、梅花、玫瑰、牡丹、君子兰等鲜花,寓意主人公不畏艰难、顽强奋斗、意志坚强、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作品获宿迁市第二届残疾人和涉及残疾人工作文化艺术作品展工艺美术类一等奖。

  为庆祝新中国建国60周年,吕苏霞和学生一起剪了一组作品,在第五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中获得了团体金奖,个人作品《梅花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中小学优秀艺术作品展”展出。获奖后,吕苏霞又构思了另外五幅作品。其中一幅取名《祖国万岁》,作品中心位置是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周围摆放着六只硕大的寿桃,寿桃之上刻有传统长寿字,寿桃边环绕着一周心形纹案,四角是四朵盛开的牡丹。作品取意祖国各族人民心连心,紧密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奋斗,表达她对祖国生日的美好祝愿。这幅作品获得了第五届“金鼎奖”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金奖。

  时代在变,吕苏霞的剪纸领域也在拓展。从构思到剪出作品,吕苏霞曾花了三个月剪出一幅有关反腐倡廉的作品。在构思时,她既想反映出公平公正,又想反映出党的好干部冰清玉洁,最后决定把人民法院的天平标志放在中间,象征公平公正,并把作品取名为《清政致和图》,作品运用传统剪纸的语言艺术,采用象征,暗喻等手法,表达了她对反腐倡廉法制社会的独特理解。

  目前,沭阳图书城展出吕苏霞四十余幅作品,除了传统的喜庆祝寿题材外,还有紧跟时代主题的反腐倡廉等题材。吕苏霞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剪纸传统的元素不能丢,新的元素也要加进去,这样才能让古老的艺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转载自《宿迁晚报》)


上一篇:吕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