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年味越来越浓,突然接到一个关于“春联里的故事”采访,自己面对镜头坦然讲述我们家关于春联的故事,欣然发现效果不错。关于春联的记忆顿时涌上心头。对于我来说,春联就是年味,是儿时的回忆录,是过年的仪式感,也是我们家幸福的具象化。
小时候关于春联的深刻记忆就是父亲免费帮邻居写春联。我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退休教师,年轻的时候,每到春节,不管家里多忙,只要别人找他写春联,他都义不容辞。满地的红纸,父亲不辞辛劳地写。邻居们的情况父亲都很清楚,家里有考大学的,父亲就会写“金榜题名闻乡邻,蟾宫折桂光门庭”;家里有孩子做生意或者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父亲则会写“创大业一帆风顺,望前程万里生辉”。村里以前还有个养猪大户让父亲写对联,父亲特地给他写了“犬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总之,父亲书写的春联不仅字体美观,令人赏心悦目,更主要的是寓意美好,非常受欢迎。父亲对于写春联的用心,其实反映他真心诚意乐于助人的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教我们兄妹仨做人的道理。
春联也是我们家过年的仪式感之一。每年春节,我们家最具仪式感的事情就是写春联和贴春联。过了腊月二十,父亲就会从集市上买回一沓新红纸,然后在桌子上一张一张整理并轻轻抚平,再用书本压在上面,让红纸变得格外平整,方便后期叠田字格写春联。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就把写春联当成头等大事。前村后院的邻居都来找,好多副春联,父亲小心翼翼蘸墨水、一笔一画写春联,放在太阳底下铺开晒干……在阳光的照耀下,春联熠熠生辉,散发出淡淡墨香味,我想那大概就是过年的味道吧。
除夕午饭后,父亲就带着我们兄妹三人准备贴春联。父亲先仔仔细细地清除上一年的春联,母亲就心有灵犀般地到锅屋(厨房)熬糨糊,等到墙面打理干净,此时熬好的糨糊的温度和黏度正好,看似不经意的相互配合,我觉得是最完美的相濡以沫。我们兄妹三人忙着给父亲递春联,扶凳子,父亲站在凳子上显得非常庄重,一边问我们正不正,一边调整春联位置,得到我们一致认可后,他自己再仔细端详确认一番,才郑重地贴上新春联。
随着我们兄妹仨长大成家立业,春联成了我们家幸福的具象化。我哥一家四口长期定居山东,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和我姐只要有空,都会抽空回家团聚。随着父亲年龄增长,不方便自己写春联,大多数都是买的春联,而且贴春联的重任也自然交给了我的哥哥和侄子们。我们兄妹仨也不能再和小时候一样,每年都一起贴春联,但是春联仍然还是我们家幸福的具象化。从小时候一家五口,到现在我们全家十几口人,父母健健康康地享受天伦之乐,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当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地欢聚一堂,看着门前寓意幸福平安的崭新的春联,我们感叹岁月流逝,更感恩岁月有情。春联,让亲情不因距离而失联。只要父母在,我们兄妹仨无论在工作生活中多苦多累,都可以到父母面前做任性的小孩。
“春风荡漾乡村美,社会和谐日月新”,我是普普通通老百姓中的一员,我们家的幸福恰是国泰民安的缩影。衷心祝愿我们老百姓的生活一直美好幸福,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让春联里的年味悠久绵长……
(沭阳县委编办 吕永久 13515179096)